7月3日,“興蓉環境水務環保行業發展研討會”在成都召開。相關政府領導、股東代表、專家學者、券商機構、媒體代表及興蓉公司管理層參與了會議。會前,與會代表一行參觀了成都市污水九廠、成都市自來水七廠。
據悉,此次會議旨在凝聚思想、研究行業趨勢、搭建互動平臺,探索國有控股的水務環保上市公司如何抓住機遇,突破自我,再創輝煌。會上,市國資委副主任就市屬國有企業發與資產證券化規則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前駐美領館經濟商務參贊就中國企業如何走出去進行了分享,E20研究院高級合伙人就國有控股水務環保上市公司未來發展之路與大家進行了探討,興蓉環境總經理就公司未來發展的方向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國資改革給行業帶來新機遇
隨著《水十條》等一系列環保法規相繼出臺以及PPP模式在公共設施領域廣泛推行,我國水務環保市場正在打破區域壟斷格局,呈現出旺盛需求和廣闊空間;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大力推行,更為有實力的國內水務環保企業海外拓展創造了有利環境,使得企業參與全球資源整合以及通過并購重組提升實力、擴大規模的機會大大增加。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要“以管資本為主”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并加大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四川和成都市相繼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意見》,強化資本管理為核心的體制機制大變革,推動國資國企做大做優做強。從進一步推動政企分立,提高國有公司尤其是國有上市公司的自主經營能力,優化決策、提升經營效率。
松綁企業經營的同時,成都市國資改革將進一步探索完善國有企業薪酬分配體系和市場化評價激勵機制,逐步解決國有企業“吃大鍋飯”的問題,實現市場化的流動和市場化評價機制,這必然將進一步激發經營者和國企員工的工作熱情和激情,推動企業更快更好發展。
按照成都市的改革方向,成都將在金融投資、城市建設、產業投資、文化旅游、公用事業五大領域打造核心企業,逐步推動國資國企內部的橫向整合和縱向一體化發展。興蓉環境公司控股股東興蓉集團作為成都國資改革三大試點企業已經取得了先機,作為成都市的上市平臺,興蓉環境將積極國資改革,優化國資布局、提升競爭能力,以期待未來可能為公司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三大戰略打造興蓉發展之路
機遇很好,優勢明顯,興蓉環境也確定了發展思路和發展路徑:抓住國資國企改革及環保大投入的契機,結合成都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需求,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水務環保投資運營服務平臺,堅持外拓市場、延伸產業鏈,實現更大規模、更優質量、更加規范、更高水平的發展。
而要成功實現興蓉環境的發展之路,需要在三個戰略方向上發力:首先是區域多元發展戰略,迅速壯大企業規模。立足成都,實施跨區域多元化發展,以成都市水務環保市場為核心向外延伸拓展,通過市場化和準市場化方式,推進成都市域范圍內水務環保資源整合,同時積極進行全國市場開拓;重點圍繞已經進入的城市,積極向垃圾滲濾液、垃圾發電、污泥處理等環保領域進軍,進一步豐富公司業務結構。其次,實施一體化戰略,穩固市場主導地位。積極拓展業務范圍,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開拓水務產業新領域,延伸發展工程建設、設計咨詢、環境監測、膜技術應用、工業污水治理、流域治理等,提升興蓉在目標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在垃圾處置領域深入發展,向垃圾處理上游產業拓展,探索垃圾收運、分類市場,打造一個綜合的垃圾處理服務體系,形成產業集成效應。第三,實施聯合經營戰略,構建戰略聯盟。興蓉在技術解決方案、工程設計實施領域,依然與先進企業存在差距,但興蓉一直有開放的心態,敢于在諸如滲濾液處理、污泥處理等方面應用新技術新方法。興蓉環境愿意開展合作,一是構建縱向產業鏈上上下游水務企業間的戰略合作關系,積極與行業類C方陣、D方陣的企業合作,有效整合資源,實現共贏;二是構建與院校間的戰略聯盟,依據公司發展需要,結成戰略聯盟體,借助聯盟力量提高技術研究能力與成果轉化能力。
最后,興蓉環境負責人表示,面對機遇與挑戰,結合自身戰略定位及發展現狀,將始終堅持“為股東創造價值,擔當社會責任,為所有相關方創造平衡價值”的宗旨,以“水務典范、環保專家、環境衛士、惠澤民生”為使命,站在新的起點,搶抓機遇,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