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質優于國標,檢測能力達127項
綠樹參天,碧波環繞,站在成都自來水六廠的取水口邊,徐堰河水從上游滔滔而來。在這里,一滴原水借助該廠獨特的重力自流節能優勢,經過多道先進工藝,完成“凈化之旅”,“變身”優質安全的自來水進入成都千家萬戶。4月2日,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強前往成都市自來水六廠,實地察看水廠運行管理情況,就水源地保護開展現場辦公。
源頭活水:岷江上游主水源水質達地表水II類,成都市多水源供應格局逐步形成。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成都市自來水六廠水源取自岷江水系都江堰內江兩條人工河徐堰河與柏條河,雙水源互為備用。位于岷江上游的主水源,水質達地表水II類。
同時,我市應急水源工程由輸水暗渠工程、磨兒灘水庫以及白馬堰取水口工程組成,來自紫坪鋪水庫下泄的清水,通過水庫下方1公里處的白馬堰取水口,流入一條5公里長的明溝、暗渠結合的專用取水通道,并從地下穿越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終在仰天窩匯入柏條河,6小時內就能流入成都市自來水取水點三道堰。
此外,除了應急水源都江堰磨兒灘水庫,第二水源李家巖水庫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第三水源三壩水庫已啟動前期工作,成都市多水源供應格局逐步形成,自來水原水安全進一步得到了保障。
高效節能:采用重力自流方式進行取水與輸水,成為國內獨具特色的重力自流節能型水廠。
成都市自來水六廠坐落于郫都區三道堰街道,距離成都市區27公里,始建于1987年,分五期于2010年5月建成,分為A、B、C三個廠區,設計總日供水能力140萬噸,通過5條約30公里DN1600以上的輸水管線進入成都市供水管網。
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水六廠、水七廠選址延續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因勢利導的理念,利用廠區與成都市天然地理高差特點,采用重力自流方式進行取水與輸水,具有高效節能的優勢,水廠電耗僅為一般泵壓水廠的1/10。是國內獨具特色的重力自流節能型水廠。
“利用成都平原的自然坡降及都江堰水系的特征,從上游徐堰河、柏條河重力引水至水廠,常年取用徐堰河水,徐堰河歲修期間轉用柏條河水,河水經水廠凈化處理后,利用自然高差,向城市管網重力輸水?!背啥际凶詠硭鶑S相關負責人詳細地解釋了原理。
安全優質:取水站設置多種水質在線監測儀表,對原水關鍵水質指標24小時連續監測。
一滴原水如何“變身”安全優質自來水,流入成都千家萬戶?
據成都市自來水六廠相關負責人介紹,水六廠生產采用常規工藝,原水進入廠區,經配水、預氯、預沉、投藥、混凝、沉淀、過濾、消毒后,進入清水池,即成為可飲用的成品水。
同時,據了解,市自來水六廠為確保供水水質安全,取水站設置了多種水質在線監測儀表,可以對原水11個關鍵水質指標進行24小時連續監測,同時取水站也建有粉末活性炭和高錳酸鉀應急投加系統。
目前,成都市自來水六廠已建立了生產過程自動化控制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通過以上三個系統的可靠運行,實現了生產高度自動化,確保了優質安全供水。
先進技術:加強推廣科研成果,生產運行管理將進入智能化時代。
成都市自來水六廠全面推廣使用自主研發的設備管理系統,與水六廠具有極高的適配性,可以根據該廠要求做到及時更新以及后續各種功能模塊的增加,具有較大的包容性和自由性,設備管理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市自來水六廠加強科研實驗,推廣科研成果,建立日常投藥模型, 搜集整理近五年的投藥原始數據,形成原水濁度、水溫、水量相關的投藥數據庫,對燒杯實驗數據進行類比,建立獨具特色的投藥模型,并應用于生產實驗。優化不同原水濁度排泥控制參數,適應不同季度原水特性。
同時,據成都市自來水六廠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對生產工藝控制流程大數據的開發,已建立了各類自動控制生產模型,如進水流量自動控制模型、投藥控制模型、自用水恒壓自動控制模型、排泥控制模型等,“六廠生產、運行和管理將全方位邁入智能化時代?!?
多重保障:飲用水檢測項目達127項,水質檢測項目超過106項國標要求。
“成都環境集團擁有70余年供水歷史,水質達到106項國標要求,出廠水達歐盟標準,確保了市民用水安全、穩定優質?!睋啥辑h境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市自來水六廠是成都環境集團在中心城區擁有的4座自來水廠之一。成都環境集團供水能力達到372萬立方米/日,輸配管網長超10000公里,供水規模居西部地區首位,同步編制調度方案108套,應急預案50余項,全力保障城市自來水安全穩定供應。
同時,據悉,成都環境集團建立了覆蓋100公里的19個水質監測點,掌握多項水處理核心工藝,擁有國家級供水監測中心及上級水質監控體系,飲用水檢測項目達127項,檢測能力與水平處于行業領先地位。